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图片新闻 >> 正文

新闻中心

图片新闻

借循证医学之力,助我院科研发展——记第三期临床科研方法与实践研修班

发布时间:2016-11-07 浏览次数:
字号:
+-14

1.jpg

  11月5日,由我院科教科与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联合举办的第三期“潞河-北医临床科研方法与实践”研修班顺利举行。本次培训内容围绕着“预后研究及设计”展开,邀请到由北京大学循证医学中心詹思延教授带队的专家团队为参培人员进行授课,全区临床科研工作者150余人参加了研修班。

2.jpg

  通州区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徐娜、我院院长纪智礼及和副院长陈学明出席了培训会。徐主任在开班讲话中对我院举办的一系列面向全区的科研培训工作给予了肯定。她指出,通州区成为城市副中心后,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已成为重中之重,医疗与科研的关系应是相互滋养、相互推动的,科研方法的普及与研究意识的提高既顺应了通州区“医教研与人才培养统筹一体”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需求,又造福了通州百姓,同时也提升了医院的核心竞争力,可谓是一举多得,收获良多;希望潞河医院能继续开展这一意义重大的工作,造就更多属于通州区自己的学科领域引路人。院长纪智礼在随后的发言中强调,近些年伴随着经济发展,我国出现了以雾霾为首的诸多环境污染问题,同时引起了一系列与之相关的疾病,如何预防、治疗与预后,急需临床科研工作者给出解释,这时就需要借力于循证医学,从大数据角度去深入挖掘这些疾病的发病机理、发展过程及结局等问题的答案;未来的医疗卫生事业发展需要兼备综合实力的“医学科学家”,今日能埋头于研究工作的人,能奉献自己的时间与精力去探索问题的人,必然是明日创造出辉煌成就之人。

  在随后的课程中,詹思延教授从“预后与预后研究的相关概念”、“预后研究常用设计方法”与“预后研究的常见偏倚”三个方面讲授了《预后研究概述》。詹教授提到,随着“精准医学”概念的兴起,以及全基因组测序技术的成熟应用,疾病预后与特异性基因的关系将成为未来以国自然为主的偏基础研究类基金项目关注的热点问题;而预后研究相较于其他临床研究,因其已进入临床病程,更易被临床医生所掌控。同时詹教授也强调:想做好的预后研究,则“必须对疾病的全过程作细致的观察,详细的记录,才能发现影响结局的各种因素”。随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杜昕教授讲授了《预后研究示例》,介绍了总体及平均预后、预后因子与预后模型等相关概念。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何平平老师通过讲授《随访资料的生存分析》使大家掌握了统计学基本概念和方法,学习如何应用SPSS软件完成统计分析并正确解释统计结果。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孙凤教授带来的《生存资料的Meta分析》向大家详细介绍了分析的适用对象、操作实例与常见问题。课程结束后,参培人员纷纷就在预后研究工作中遇到的统计学问题与各位专家教授进行一对一互动,现场气氛热烈。

  副院长陈学明在培训班结束时的讲话中提出:科研工作非朝夕可成,需潜心立志,日夜磨砺,才能有所成就,希望所有有志于科研的临床工作者,能持之以恒,将学习作为习惯,积攒经验,储备知识,早日成长为学科领域的科研带头人。

  随着我院科研工作的发展,综合实力的提高,近几年我院获批的国家级、市级科研项目呈日益增长之势,伴随而来的是全院临床工作者高涨的科研热情以及迫切的科研培训需求。科教科将结合大家的需要,不断带来内容更加丰富、涉猎更加广泛的培训内容,以更好地助力于我院科研事业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