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动态
建设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合作协议正式签属
2014年11月25日下午4时,首都医科大学与通州区人民政府建设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在通州会议中心隆重举行,这标志着潞河医院正式成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掀开了潞河医院发展史上崭新一页。
首都医科大学党委书记李明、校长吕兆丰、教务长付丽及研究生院等部门主要领导,通州区区委书记王云峰、区长岳鹏、区政协主席王春元、区委常委、组织部长杨静慧、区人大副主任宋京璋、区委办公室主任尚祖国、区政府办公室主任王岩石及各委办局相关领导负责人参加了此次签约仪式。区委常委、副区长于世彊主持签约仪式。
副区长于世彊、区卫生局局长白玉光先后向与会人员介绍了首都医科大学与通州区人民政府合作建设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的合作背景以及通州区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情况。
首都医科大学教务长付丽介绍了首都医科大学教育教学以及人才培养情况。付丽教务长介绍,首都医科大学一直秉承着学科承载事业、学术体现水平的建设定位,多年来学校的目标任务是建设成为四个基地----医学人才培养基地、医学科学研究与科技成果开发转化基地、首都临床医疗、预防、保健、康复服务基地、卫生政策研究与咨询基地。学校的人才培养一直秉承着“顶天立地”的人才培养理念,从学术型、创新型、高水平的研究生和长学制的医学人才培养到复合型、创新型、适用型的本科人才培养到医学相关学科技术型人才培养到面向农村基层适用性强的的定单、定向式人才培养,实现了学校有为才能有位的人才培养模式。同时对潞河医院成为首都医学大学附属医院后站在新的历史平台上提出了新的要求,首先从人才培养方面,要以学院型医院的体制机制来建设,医学学科和医学相关学科要同时进行建设,并建立学术管理体制;学科建设方面要走出一条不同于学校任何一个附属医院的新路,包括临床科室的建设,以疾病为中心、以器官系统为中心建设疾病诊疗单元,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组织教学,形成一套专属潞河医院的人才培养方案,形成潞河医院的特长体系、教材体系,形成有特色的教育方法。从师资队伍建设方面,要以师资队伍岗位聘任为抓手,抓师德、抓教学、抓科研、抓服务,从教学的能力水平、教学任务、教学改革建设任务的承担和成果体现、教学的评价来体现教学业绩;从科学研究的课题、高水平的文章方面体现大学教师的科学研究水平;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来促进潞河医院的师资队伍建设。希望潞河医院在整体的教育教学当中,能够体现首医教育教学改革中学生成长核心的理念,实现教师教育理念的更迭,实现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课堂外及网络教学不断深化互动,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条件、环境、氛围。通过几方面的建设使潞河医院真正成为大学的医院。
随后,首都医科大学校长吕兆丰与通州区区长岳鹏共同签署合作协议。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院长纪智礼进行了表态发言,纪智礼院长代表全体职工向区委、区政府、首都医科大学长期以来给予潞河医院的支持与帮助表示了敬意和衷心地感谢。并表示潞河医院能够成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将会依托大学雄厚的教学资源,使区域百姓享受到更为优质的医疗服务。潞河医院进入了首都医科大学的航母编队,有了新的起点,启动了新的航程,重塑学科建设,在本科生教育的基础上按照学校规划,逐步开展研究生、博士生教育,在两个研究所的基础上借助大学科研平台,陆续开展基础、临床及转化医学研究,并将科研成果反哺临床,进一步提升整体医疗能力,为北京市城市副中心建设保驾护航。
首都医科大学党委书记李明对潞河医院成为首都医科大学第20家附属医院表示祝贺。李明书记强调,首都医科大学与通州区合作协议签订后,潞河医院进入了新的里程碑。潞河医院自2008年成为首都医科大学教学医院以来,建立了很完善的教育教学体系,医共体、医联体建设、资源建设均迈上了一个很大的台阶,得到了教育部组织的临床专业认证专家的肯定。成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后,潞河医院真正成为了首都医科大学的一部分,在学科建设、学术水平上要倍加努力,学校也将不遗余力给予潞河医院全方位的支持。成为首都医科大附属医院后,相信区域百姓会享受到潞河医院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
区委书记王云峰首先代表区委、区政府、区人大、区政协向首都医科大学对通州潞河医院的关心、关注、支持表示感谢,对首都医科大学长期以来对通州的发展,对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的关注、支持和帮助表示衷心感谢。潞河医院自2008年成为首都医科大学教学医院,六年来在首都医科大学人才队伍的培养、潞河医院广大医护人员的努力以及区委、区政府给予的大力支持下,潞河医院担负起了区域医疗中心的责任。希望潞河医院成为首医附属医院后,要向首都医科大学大综合、强专科的三级甲等学院型医院迈进,真正承担起北京城市副中心的需要。同时区委、区政府会一如既往地支持潞河医院的发展,在首都医科大学的支持下,潞河医院一定会越办越好,会为人民群众提供更为优质的医疗服务。
签约仪式拉开了院校双方进一步合作的序幕,院校双方都将以此次合作为起点,共同培养高素质的医学专业人才,努力推动医疗、教学、科研工作的全面发展,加强通州卫生事业的发展,为通州人民健康生活提供重要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