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医院动态 >> 正文

新闻中心

医院动态

知行合一 “溶”会贯“通”——记通州区第一届急性脑梗死溶栓研讨会

发布时间:2015-11-23 浏览次数:
字号:
+-14

  为进一步推广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技术,有效缩短溶栓延迟时间,切实提高通州区卫生技术人员急性脑血管疾病的诊治水平,使更多患者获益,11月20日,由通州区卫计委主办、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神经诊疗中心承办的通州区第一届急性脑梗死溶栓研讨会如期在通州区东方宾馆举办。会议当天恰值天降瑞雪,纷飞的雪花没有阻挡住全区各基层医院优秀医生代表的科研学习热情,会议大厅座无虚席。

  研讨会由我院党委副书记、神经诊疗中心主任杜会山主持。杜主任在开幕词中指出:脑血管病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的特征,在我国已是居民死亡的第一主要原因。溶栓治疗是迄今为止国际上治疗急性脑梗死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所以广大医务工作者有责任把溶栓工作开展好,做好健康宣教,控制好患者的危险因素,改变患者不良生活方式,以减少发病率、复发率,从而减少致残率和死亡率。溶栓时间窗短,要求静脉溶栓在4.5小时内用药,动脉溶栓在6小时内用药,且用药时间越早,溶栓的效果越好,所以医生们更要知行合一,发现患者后立即启动溶栓绿色通道,尽快把患者送到有溶栓经验的卒中中心进行规范化治疗。

  研讨会上,我院神经内科孟繁花主任分享了“如何避免溶栓时间的延迟”,介绍了我院完善的溶栓绿色通道措施和经验,如神经内科预留溶栓患者专用病床,保证溶栓适应症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时入院;院前急救和院卒中溶栓小组的无缝对接;120、急诊科、检验科、影像科、药剂科等多科室协作;神经内科定期开展溶栓病例讨论会、溶栓医护人员微信群实时互动机制等,保障了患者在第一时间接受国际最前沿最有效的标准化治疗。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六三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北京军区神经内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张锦丽主任作了《改进高血压管理和溶栓治疗的卒中研究》的报告,该研究有效地解决了溶栓时血压的管理问题,同时对溶栓药物的有效剂量,低剂量和标准剂量是否能起到相同效果以及溶栓的时间窗问题进行了进一步的阐述,深入浅出的讲解让参会人员豁然开朗,纷纷赞叹。来自东直门中医院东区脑病科的孙静副主任和我院神经内科耿晓坤副主任分别以各自惊险生动的临床实际静、动脉溶栓病例引领参会者由指南走向实践,他们接地气的实战经验进一步拓展了参会者的脑血管病临床诊治思路。参会者积极向各位专家提问求教,讨论热烈,收获颇丰,加强了各医院之间的相互交流,共同提高了临床及科研能力。

  宣武医院副院长吉训明为大会作了总结发言。作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青获得者,吉训明教授对急性脑梗死早期治疗和神经保护研究做出了卓越贡献,对国际最前沿的卒中救治工作掌握非常全面。吉教授肯定了北京潞河医院作为区域医疗中心的典范地位,神经诊疗中心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经验丰富,绿色通道和谐顺畅,去年的溶栓数量位于北京第三名。今年更是有了快速稳健的发展,为北京市政府东迁在医疗方面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会议还向参会的各级医生发放了《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静脉溶栓指南》、《科委科技成果推广手册》、标准化《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脑卒中的识别》宣传手册、北京潞河医院溶栓名片、介入名片等各种资料,播放了我院神经内科主创的《亮剑行动》溶栓动画宣传片,建立了“通州溶栓”微信群,实现急性脑卒中的区域网络化管理,以各种通俗有趣的形式全方位推广溶栓技术,受到与会者的广泛赞誉。

  杜会山主任在会后接受通州区电视台记者的采访中谈到:规范的治疗可以更好地帮助患者挽救生命,降低致残率,但要全面提升卒中救治水平,还应加强健康宣教工作,教会老百姓如何快速、准确地判断脑卒中——言语含糊嘴角歪,胳膊不抬奔医院,掌握“FAST”的基本原则。今后我院还将定期举办各种类型的卒中研讨会,规范卒中的SOP流程化管理,对患者基本信息登记、病史采集、体格检查、、病历书写上传、建立静脉通路、脑影像学检查与评估等每个环节进行流程细化,不断进行知识的更新,提高全区医务工作者解决实际临床问题的能力,为通州区患者造福,让更多患者获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