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知识
夏季养生之火、土、木、金、水
夏季天气下济,地热上蒸,天地之气充分交合,其间清气充实,是自然界草木生长最茂盛、最华美的季节。五行学说是战国至两汉时期形成的很有影响的哲学思想,认为木、火、土、金、水是构成整个世界的五种物质,五脏分属五行,对应为肝、心、脾、肺、肾。本期中医科医生将根据五行特点谈谈夏季五脏的养生。
心,“心火旺”,中医认为“心与夏气相通应”,心的阳气在夏季最为旺盛,所以夏季应更要注意心脏的养生。
养心神:清心寡欲,保持平衡心态 ;喜乐适度,节怒少思 ;琴棋书画,怡养精神 。
调饮食:避免辛辣刺激食物 ;五谷为养,可适当多食用健脾养心的小麦米、粳米、薏米等;蔬菜瓜果类可加苦瓜、冬瓜、莴笋、西瓜等以养阴祛烦 ;药食同源之品可食用酸枣仁、莲子、百合等,适当增加酸性食物,可收敛神气安神。
手到病除,动动更健康:可利用遛弯的时间推按心经、晚上看电视时或者睡前点按快乐穴、内关穴、神门穴等以达养心安神祛烦之功。
脾,“土困”,湿邪是夏天的一大邪气,加上夏日脾胃功能低下,人们经常感觉胃口不好,容易腹泻,出现舌苔白腻等症状,所以夏季健脾最重要的是顾护脾胃之阳气,节制饮食,避免寒凉及不洁之品。向大家推荐一个老少皆宜醒脾安神驱蚊的香囊:藿香、佩兰、砂仁、丁香、石菖蒲、艾叶为主,腹胀明显者加陈皮、苏叶;心烦不眠、头目不清者加金银花、薄荷、荷叶。
肝,“木休”,肝脏夏季处于相对的“休养”状态。肝主藏血,当机体在安静及睡眠状态时,身体的血液回流回肝脏,所以夏季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可以更好的养护肝脏。“子午觉”是中医养生的法宝,主要是遵循“子时大睡,午时小憩”的原则,子时是“合阴”之时,此时休息,最能养阴,睡眠质量高,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子时为“肝经循行时间”,如肝气运行不畅,则会出现胸胁满闷、口苦咽干、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失眠等不适,时间久了皮肤也会变得粗糙泛黄,色斑逐渐形成。因此应尽量在23点之前入睡,睡前不要再玩电子设备,如能在睡前热水泡脚,按揉三阴交、涌泉等穴位,还可以为自己营造一个舒适的睡眠氛围。午时为“合阳”之时,是“心经循行时间”,在中午11点到13点之间,最好能安排自己小睡一会儿,半小时左右即可,即使不能睡觉,也应“入静”,这样不仅能提神醒脑,补充精力,也能改善夏季胸闷胸痛、心悸汗出、乏力、失眠健忘等症状。
肺、肾,“金死水囚”。中医认为,按五行规律,夏天心火旺而肺金、肾水虚衰,要注意补养肺肾之气。药食同源之品可选用枸杞子、藕、百合、山药、桑葚、冬瓜以及敛肺补肾的药物,如五味子、生地等,可防出汗太过,耗伤津气。其次冬病夏治,即夏天人体和外界阳气盛,用内服中药配合针灸等外治方法来顾护肺肾之阳气以治疗一些冬天好发的疾病,如三伏贴可治疗冬季哮喘、鼻炎、骨关节病等。此外,中医认为久坐及久卧也会损伤阳气,动起来反而会鼓舞我们阳气,使肺脾肾之阳气充足,以促进人体周身气血津液的运行。所以建议在晨起或晚饭后大家出去多动动,或晚上看电视的时间也别闲坐着,可以通过适当的经络推拿和穴位按摩等方式让自己更健康,心情更舒畅。
可以说,夏天的养,实际上是为冬天藏,而冬天的养又是为了春天的长。进补应遵循“四季五补”之道,即春季补肝、夏季强心健脾、秋季润肺、冬季补肾为主,同时结合脏腑五行相生相克的关系,就可以改善我们的健康质量以预防疾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