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A系统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 医院院报>> 2023年8月 第8期>> 正文

8.jpg

核医学的铮铮铁“骨”

作者:郝攀 来源:核医学科 发布时间:2024-01-10

  核医学全身骨显像是目前临床使用频率最高、最常见的核素显像方法,其优势在于检查灵敏度高。与X射线影像相比,可一次性进行全身骨骼的成像,避免患者接受过多的辐射,克服了其他影像学方法只能多次多部位进行成像的弱点。

  不了解核医学骨显像的人往往会问,为什么这种显像手段可以发现骨头上的病变呢?这是因为核医学骨显像所用的显像剂是99mTc标记的亚甲基二膦酸盐(MDP),这种物质可以通过离子交换和化学吸附的方式结合在骨骼内,用SPECT/CT探测体内药物发出的射线使骨骼显像。当骨组织局部血流量增加、骨代谢旺盛时,有病变的骨骼比正常的骨骼聚集更多的显像剂,在图像上就表现为一个“热区”,而有的病变会表现为“冷区”,就是病变的放射性摄取比正常骨骼减低了。在临床上,“热区”比“冷区”更常见且更容易发现,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什么样的患者建议行全身骨显像检查呢?

  1. 存在不明原因骨痛的患者:全身骨显像检查相当于把全身的骨骼血供及代谢情况都整体筛查了一遍,若没有异常则可基本排除绝大部分成骨活跃的骨肿瘤;若存在局部骨骼异常,即可进一步结合局部的CT、MR或病理穿刺等明确疼痛病因。

  2. 患有恶性肿瘤的患者:通过全身骨显像检查可以来判断是否存在骨骼转移灶及早期发现骨转移病灶,以便疾病分期,有利于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3. 正在治疗中的骨转移患者:在治疗前后进行全身骨显像检查并进行对比,可以及时了解疗效,有助医师调整治疗方案。

  4. X线检查未发现骨折线骨损伤患者:当损伤仅造成细微骨折时,骨骼的形态结构可能未发生改变此时X线检查可能表现为正常;但由于存在骨骼代谢改变,全身骨显像即可以显示损伤部位。

  5. 代谢性骨病:例如肾性骨病、Paget’s病、骨软化症、甲旁亢引起的骨代谢异常等。通过骨扫描可以判断全身骨骼受累情况,为临床分期和治疗方案的确定提供依据。

  全身骨显像的检查流程

  患者在显像当天正常饮食,去核医学科由核医学科护士肘静脉注射放射性药物99mTc-MDP,打完药后尽量多饮水,约500毫升,让放射性药物尽快分布到骨头,2-4小时后在仪器上进行显像,具体时间应听从核医学科相关人员的安排。随着仪器的发展,有条件的医院在普通的平面显像后,还会根据情况行SPECT/CT断层显像。工作人员根据平面图像来分析是否需要进一步行SPECT/CT断层显像,这种融合显像有时是不可代替的,因为全身骨显像作为一种平面显像方法,能提供的信息有限,不容易判断病变的性质,如果有CT采集的图像信息,有助于判断病情。

  总之,全身骨显像可以说是一次检查能得到很多信息,能早期、灵敏的发现病变,“性价比”极高,但它也有不足之处:有些病变是良性还是恶性不易鉴别,良性病变比如创伤、代谢性骨病、骨质疏松等也可以表现为多个或单个放射性浓聚。这时可能需要结合CT或MRI检查来判断,有些情况需要定期复查骨显像,前后对比有助于判断病变的性质。

  (核医学科 郝攀)